第247章

关灯
这种级别的文章已经近乎是密文了,如张太岳等饱读诗书且旁收博览的人物或者还能解读,以世子的水平嘛……那实在是太难为人了。

     不过,潘印川大族出身,进士及第,平生往来的都是一二流的学问高手,不意天壤之间,乃有穆郎。

    他想象过很多个自己怀才 不遇的理由但万万料想不到最终阻碍了自己飞黄腾达的居然是对方那可悲的文化水平! 但这又有什么办法呢?如果世子只是在治水原理上有所疏漏那潘巡按还能尝试着描补一二;但现在的问题是斗大的字都不认得一箩筐潘巡按总不能现场开个识字班吧? 毫无疑问 世子显然也颇为尴尬坐在原地愣了许久终于强行岔开话题: “……不过纸上得来终觉浅其实一本书也不能说明什么还是要看实践。

    ” 这不是废话么?潘印川垂手不语只是默认而已。

     “所以先生能否为我实际的展示一下这书中的治水方略呢?眼见为实也好说服人心嘛。

    ” 潘印川愕然抬头: “实际展示?” 这还能怎么实际展示?他的方略是修黄河用的难道还能拿黄河来练手不成? 世子微微一笑回头吩咐贴身的随从: “到河沟边去看一看他们的事情办完了没有?” · 显然就算穆国公世子有天大的能耐也不可能把修堤坝的差事停下来让新人潘巡按练手。

    但人家在黄河附近晃荡了这么久到底也不是白费的。

    他设法找到了黄河改道前的旧址并行文当地官府征用了一条早就淤塞废弃的运河河道。

    十几天以来穆氏花了大价钱雇佣民夫疏通河道在运河的上流挖掘池塘贮存雨水及外溢的河水制造出了一条微型的“黄河”同样是地上悬河同样是泥沙淤堵同样是水流浑浊确实很适合实验治水的思路。

     当然即使是微型的黄河实验的消耗也极为惊人。

    从开凿运河到挖掘池塘到善后料理没有上百民夫数万白银是拿不下来的。

    世子坐镇时一切都还好说但设若实验失败有了什么后患那将来有人发难至少一个“胡作非为、骚扰地方”的罪名跑不了;无论什么样的人物被凭空扣上这么一顶帽子那都必定会大大的遭重。

     所以世子伫立在运河上游俯首眺望着池塘中滚滚翻涌的泥浆只说了一句话: “先生有这个信心么?” 站在他身边的潘印川不发一言也实在是无 话可说。

    最开始听到世子轻描淡写的什么“实际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