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关灯
个;在这样的微妙关头,张翰林要是不小心一点老实闭嘴,那就连世子都不好捞他。

     张太岳倒没有见识过当年老登神经错乱、肆意折磨臣下的盛状;但仅凭着某种政治人物 天生的灵感,猜也猜到了此时实在不宜妄动。

    他低声答应了一声,顺便转移了话题: “天津港送了消息过来,说先前兴办的炼铁工厂已经开始出铁盈利,加上水泥厂扩建的开销,预计还要招募五万左右的流民。

    ” “居然这么快就盈利了?” “是东楼兄的功劳。

    ”张太岳很懂得团结同僚:“东楼兄找了英吉利银行的关系,订了一个售卖铁器的合同,预付三十万两银子,已经交割了。

    ” 世子:?! ……按照中倭《金陵条约》的,闫东楼兼着东瀛事务大臣的名头,与洋人一起协助倭国筹备海关募集赔款,确实有接触的机会。

    但仔细算来,他能与英吉利银行盘桓的时日也不过匆匆数月而已;仅仅数月之间,小阁老居然就能跨过语言和文化的双重障碍,将英吉利人也拖到自己的关系网中么? 还“预付三十万两银子”,这是何等的效率和信任啊! 当然啦,以闫小阁老的做派,这三十万两银子以外还不知道要有多少油水。

    但天下可用的人才屈指可数,也实在顾虑不了这么多了。

    所以世子呆了一呆,只能开口: “小阁老委实手腕高明,该当记上一功……这样一来,京师的局面总算能平静不少,上下都可以放心。

    ” 吸纳了流民和壮劳力就是吸纳了不稳定因素,只要人人安居乐业、各得其所,那就是有风也兴不起浪来。

    在朝局敏感的当下,这一点极为重要。

     “是。

    ”张太岳道:“铁器厂兴办之后,做工的民夫很多,拿了工钱买粮买米,京中的百工百业倒也随之兴旺起来了。

    不过,很多民夫做了工后略识几个字,还要到坊市中买话本、看大戏……” “那倒是挺自在的,无怪乎坊间都在传说,《凡人修仙》的销量涨了这么多……”世子随口回了一句,忽然醒悟了过来:“他们看的话本有问题?” 张太岳欲言又止,最终决定忽略《凡人修仙》云云,只道: “颇多秽亵之词。

    ”这话真是太委婉了,什么“颇多秽亵之词”,一群干重劳动力的底层民夫闲极无聊,难道还会议论《四书》、《五经》吗?饱暖生□□,人家肯定得整点荤的。

     当然,张学士又不是学理学学疯了的卫道士,管天管地也管不了别人看小黄书;寻 常如《金x梅》等大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了能特意在上司面前说一句“秽亵”那肯定是下面玩得有点过分…… 世子抬头想了想慢慢说出一句话来: “我记得先前锦衣卫曾经在内阁查抄过一本禁书唤做《西苑春深》……” 张太岳打了个寒噤有些胆怯的左右望了望小声开口: “禁书与否尚且不知。

    但坊中流传的某些话本比那《西苑春深》更厉害得多……” 还有高手?! 我原以为《西苑春深锁阁老》□□无耻已经是天下无敌了没想到有书比它还要勇猛!这是谁的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