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关灯
小
中
大
《明朝大昏君》第9章在线阅读
“万岁爷,内十二监正五品以上的内官等着万岁爷接见。
” 送走了杨廷和之后,朱厚熜擦了擦汗。
和杨廷和这样的内阁首辅交锋,实在不是容易的事情。
杨廷和看起来长得和气,甚至有些小帅帅,但威严真的不是说说的。
自己身为皇帝,面对杨廷和的时候都有巨大的压力。
礼不可废? 杨廷和连自己叫兴王为“父王”,都以“礼不可废”来直接反对。
态度很是坚决,丝毫没有退让的余地。
其实朱厚熜有些时候理解杨廷和,有些时候是真的不理解杨廷和。
现在又不是汉唐时期,相权可以和皇权对抗。
自从朱元璋废除丞相之后,明朝的皇权已经很是稳固。
而且朱厚熜又不是几岁的孩子,需要朝臣辅政。
相反朱厚熜已经14周岁,在古代这个年纪已经是可以顶门立户。
因为十四周岁已经到了可以娶妻的年纪。
你能够娶妻,那么就已经是大人。
放在皇帝身上,皇帝如果可以娶妻,那么就表明完全可以亲政。
如果皇帝小的时候有辅政大臣,那么皇帝结婚之后,辅政大臣就需要把权力让出来。
也就是说朱厚熜现在这个年龄,是不需要什么辅政大臣的,可以直接亲政。
杨廷和是正德朝的内阁首辅,本来跟新皇就会有芥蒂。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
杨廷和是正德皇帝的老师,又是正德朝的内阁首辅,新皇怎么会喜欢杨廷和。
看看正德皇帝登基之后,是怎么对待老爹留下来的几名内阁大佬。
为了打压那些老臣,正德皇帝可是放出了刘瑾这样的恶犬,狠狠地收拾了一番朝臣。
等解决了那些老臣,把权力归拢到自己这里,然后解决了刘瑾。
杨廷和是经历过正德朝早期的朝政动荡,怎么会如此强硬的反对新皇的意见。
难怪历史上大礼仪之争,会那么的热闹。
杨廷和要压制朱厚熜? 朱厚熜并不是很相信这个说法。
杨廷和拿什么压制新皇,拿什么对抗皇权?朝臣又不都是杨廷和的亲戚朋友,目前的朝臣当中还有一大堆不服杨廷和的人。
不过政治本来就是复杂的,杨廷和此人也是复杂的。
历史上的大礼仪之争,到了最后已经不是真正的礼仪之争,而是成了义气之争。
杨廷和可能是真的没想过要压制皇权,但他肯定是想过让皇帝跟着自己的思路走。
杨廷和到底怎么想,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朱厚熜还真是无法判断。
“黄伴,我们真的回不去安陆了。
” “万岁爷,您说的这是什么话。
您是大明朝的皇帝,怎能说这种话。
是杨大人又给万岁爷难堪了吗?” 黄锦大惊失色。
还以为杨廷和又给朱厚熜下马威。
朱厚熜本来已经更衣,准备去见那些内官,听到黄锦的话,停下道:“黄伴,这种话不能往外说。
杨介夫乃朝廷柱石。
朝廷现在不能没有杨介夫,内廷绝对不能传出这种话。
” 朱厚熜算是警告一下黄锦。
虽然对于杨廷和有不满,但朱厚熜现阶段还是要倚重杨廷和。
朱厚熜需要杨廷和这种内阁首辅,帮自己稳定朝政。
一旦杨廷和不干了,朝廷大乱都是有可能的。
因此朱厚熜是绝对不能同意自己人口中传出对于杨廷和不满的声音。
“是。
” “乳母和陆炳他们到了哪里?” “明天可以进宫。
” “你好好安排一下,别委屈了他们。
还有,你去找朱宸,让他从锦衣卫找一个武艺高强、懂点兵法的,给陆炳当先生。
” “是。
”
” 送走了杨廷和之后,朱厚熜擦了擦汗。
和杨廷和这样的内阁首辅交锋,实在不是容易的事情。
杨廷和看起来长得和气,甚至有些小帅帅,但威严真的不是说说的。
自己身为皇帝,面对杨廷和的时候都有巨大的压力。
礼不可废? 杨廷和连自己叫兴王为“父王”,都以“礼不可废”来直接反对。
态度很是坚决,丝毫没有退让的余地。
其实朱厚熜有些时候理解杨廷和,有些时候是真的不理解杨廷和。
现在又不是汉唐时期,相权可以和皇权对抗。
自从朱元璋废除丞相之后,明朝的皇权已经很是稳固。
而且朱厚熜又不是几岁的孩子,需要朝臣辅政。
相反朱厚熜已经14周岁,在古代这个年纪已经是可以顶门立户。
因为十四周岁已经到了可以娶妻的年纪。
你能够娶妻,那么就已经是大人。
放在皇帝身上,皇帝如果可以娶妻,那么就表明完全可以亲政。
如果皇帝小的时候有辅政大臣,那么皇帝结婚之后,辅政大臣就需要把权力让出来。
也就是说朱厚熜现在这个年龄,是不需要什么辅政大臣的,可以直接亲政。
杨廷和是正德朝的内阁首辅,本来跟新皇就会有芥蒂。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
杨廷和是正德皇帝的老师,又是正德朝的内阁首辅,新皇怎么会喜欢杨廷和。
看看正德皇帝登基之后,是怎么对待老爹留下来的几名内阁大佬。
为了打压那些老臣,正德皇帝可是放出了刘瑾这样的恶犬,狠狠地收拾了一番朝臣。
等解决了那些老臣,把权力归拢到自己这里,然后解决了刘瑾。
杨廷和是经历过正德朝早期的朝政动荡,怎么会如此强硬的反对新皇的意见。
难怪历史上大礼仪之争,会那么的热闹。
杨廷和要压制朱厚熜? 朱厚熜并不是很相信这个说法。
杨廷和拿什么压制新皇,拿什么对抗皇权?朝臣又不都是杨廷和的亲戚朋友,目前的朝臣当中还有一大堆不服杨廷和的人。
不过政治本来就是复杂的,杨廷和此人也是复杂的。
历史上的大礼仪之争,到了最后已经不是真正的礼仪之争,而是成了义气之争。
杨廷和可能是真的没想过要压制皇权,但他肯定是想过让皇帝跟着自己的思路走。
杨廷和到底怎么想,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朱厚熜还真是无法判断。
“黄伴,我们真的回不去安陆了。
” “万岁爷,您说的这是什么话。
您是大明朝的皇帝,怎能说这种话。
是杨大人又给万岁爷难堪了吗?” 黄锦大惊失色。
还以为杨廷和又给朱厚熜下马威。
朱厚熜本来已经更衣,准备去见那些内官,听到黄锦的话,停下道:“黄伴,这种话不能往外说。
杨介夫乃朝廷柱石。
朝廷现在不能没有杨介夫,内廷绝对不能传出这种话。
” 朱厚熜算是警告一下黄锦。
虽然对于杨廷和有不满,但朱厚熜现阶段还是要倚重杨廷和。
朱厚熜需要杨廷和这种内阁首辅,帮自己稳定朝政。
一旦杨廷和不干了,朝廷大乱都是有可能的。
因此朱厚熜是绝对不能同意自己人口中传出对于杨廷和不满的声音。
“是。
” “乳母和陆炳他们到了哪里?” “明天可以进宫。
” “你好好安排一下,别委屈了他们。
还有,你去找朱宸,让他从锦衣卫找一个武艺高强、懂点兵法的,给陆炳当先生。
” “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