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关灯
曾经在东岸四处结冰的大山滑行过万里,那时候每一天的练习,都是为了这一天安全滑降做准备。

     王南鸥屏气凝神看了三十分钟,看用尽了身上最后一米动力绳,池羽滑到一个凹陷处,解开身上绳索。

    没有了绳索的辅佐,往后,才是真正的NoFallZone。

     王南鸥举着望远镜,也轻轻喊了一句:“加油。

    ” 梁牧也打了个手势,让李长洲把镜头拉进。

    结冰区看起来马上就要结束了。

    五十米,四十米,三十米……十米…… 下半个山体的雪是软的,被太阳晒化了一些,非常吃刃。

    雪况安全了,梁牧也低头看手表,知道这个时候阳光会正切过山脊。

    预先架好的机位角度非常完美。

    他轻轻呼出一口气。

     未名峰西侧的拐角处,钟彦云架起相机,几乎是和滑降中的池羽平行。

     “二号,准备一下。

    快到你了。

    ” 钟彦云说:“收到,我随时。

    ” “镜头起雾没有?加热器还稳定?” “没起雾,很稳定。

    ” 梁牧也用牙齿咬住对讲机的天线,又咬牙两只手举起望远镜看了看。

    这次,不是对准池羽,而是看三号机位的郭凡。

     “三号,老郭。

    你那个……上边的保护点再看一下吧,我看阳光照过来了。

    ”郭凡已经在冰壁上吊了半小时,保护点怕冰融化,要格外注意。

     “三号收到,我刚刚检查过,没问题。

    ” “好。

    那----现在开始吧。

    ” 听见了他的指示,池羽也开始放速度了。

    他稳稳当当地滑出了NoFallZone。

    现在三体倾斜角度30到35度,这才是他的舒适区,是他所熟知的大山。

     这里的雪况不如霞慕尼,他最终还是坚定地选择了VitesseMothership,这块“钢板一号”,就为了这种极限道外条件设计的自由式雪板。

     他在雪脊之间刻出漂亮的轨迹,甚至玩儿开心了,还转了一个360。

    未名峰的一侧好像对他有种吸引力,每次起跳都能安稳落地,每次呼喊都听得到回音。

     王南鸥在旁边,像个地地道道的体育迷,不断挥手叫好。

    当地不太懂滑雪的向导都被他带得异常激动。

    他们参与过无数登山队冲顶珠峰或旁边七千米高峰的团,竟然是第一次看到单板滑雪运动员在北坡的大山上滑降。

    谭佳宁也忍不住小声说,漂亮,太漂亮了。

     就连李长洲,老牌户外摄影师,入行二十多年的铁打的人,都甩了两次摇镜头的手臂----他也差点手抖。

     郭凡会拍,可钟彦云是外行。

    滑降全程,梁牧也仍冷静地用对讲机给钟彦云指令。

    等一切结束,池羽已经滑降到最后十分之一的安全距离,他才感觉到自己眼底一片冰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