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关灯
    秦臻情绪还是不太高,说得也很不委婉:“谁敢在我眼皮子底下动你,我看他是活腻了。

    现在报备。

    你报备还是我报备。

    ” 这个救助点的项目是国家拨款并和本地政府共同出资的社会福利项目,所有设施都是最基础的,志愿者也多是社区内退伍军人或军人家属,到了假期才能请到几位来做志愿服务的大学实习生。

    他们一直都缺人手。

     秦臻早就和这个援助点的负责人打过交道,到了就找到了活儿。

    周末打热线电话的人很多,他们正忙得不可开交。

    他也给沈佳城找了个活儿。

    援助点的友好合作医院刚刚完成对全体病人的电子建档工作,所有在西区这个援助点注册过的人档案一直是纸质版的,没更新到系统里。

    沈佳城负责带着三个实习生完成医疗档案的电子建档。

     秦臻坐下来接了三个电话的功夫,沈佳城已经把问题摸明白了,还整出一套系统来。

    他把面前堆成小山的病人纸质档案分成三大类,又把实习生安排成三组----只是注册登记的分一摞,让有计算机背景的实习生只负责录入,有复杂病历的筛出来放一边,在护士的监督下排序整理后录入,信息不全的另分一摞,交回给秦臻这边打电话二次确认。

     “……嗯,给您预约上下周四下午三点半。

    谢谢,再见。

    ” “……住址信息要及时更新,您电话里跟我说吧。

    电子建档大概一个工作日内生效,您会收到短信提示。

    ” 秦臻挂掉手中电话喝了口水,看向简陋的办公室远端。

    沈佳城把来时候穿的毛衣外套脱掉,空调房里只穿一件T恤,铅笔别在耳朵上,正在一堆的书山纸海中间闪赚腾挪。

    他又不费吹灰之力,就把三位实习生的名字都记住了,正指挥他们各个击破。

     秦臻想,他自己不是天生就要当军人的,可沈佳城却是天生要当政治家的。

     这一干就是三个小时。

    沈佳城两次打电话给李承希,说把下午的会议稍微推迟一点。

    出门的时候,他心情甚至不错,叼着铅笔问身边的人:“怎么样,我这个苦力干的还可以吧。

    也不算辜负了当初你想做的事。

    ” 答应秦臻通过这项法案,是履行契约。

    可凡事要做,就要做得漂亮。

    这是沈燕辉从小教给他的。

     “下次也别送什么车了。

    我不常回来,也不开,你就……” 秦臻话音未落,抬头就看见门口长枪短炮。

    他也就知道了,为什么整个下午沈佳城干劲那么足。

     记者把话筒都怼在眼前,秦臻习惯性地走在他外侧,也挡在他身前。

    但这次却被沈佳城拉到身后。

     采访很简短,内容无非是和去年年底他牵头的这项法案相关。

    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