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关灯
    送走乐园管理员,陈歌直接回到了鬼屋里,开始重复每天的工作,检查器材损耗,维护道具,打扫卫生。

     “修理间里的人造血浆快用完了,得再购买一批;这条通道往里倾斜一下,或许能更好的卡住游客视角盲区;人偶让抓破了,要补一补;擦!我这装的工艺灯呢?被谁偷走了!” 外人眼中,他是恐怖屋老板,也算是个自主创业的有为青年,实际上这背后的心酸只有他自己知道。

     鬼屋算是一种“恐怖”消费,在恐怖环境里人的肌肉和精神会高度紧张,一旦得到释放就如同按摩一样,这种方式在短时间内能让人产生一种满足感。

     同时鬼屋也是种一次性消费,市面上很多鬼屋都采用在各城市流动的方式,不断吸纳新的游客来参观。

    像陈歌这样固定在某个地方的鬼屋,除非拥有特别大的名气,能吸引人慕名而来,否则都坚持不了太久。

     他能一个人支撑这么长时间,已经很不容易了。

     拖着被抓烂的人偶,陈歌进入修理间,他大学学的是玩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鬼屋里的人偶和机关很多都是他自己设计的。

     修补过程复杂单调,需要将人偶表皮缝合,重新上色、做旧。

     “差点血浆,我记得阁楼上还有存货。

    ”鬼屋分三层,一二层用来布置恐怖场景,三楼则是杂物间。

     推开满是灰尘的木门,阁楼内堆满了各种被淘汰的器材,其中大部分都是他父母经营鬼屋时留下的。

     睹物思人,所以陈歌很少来这里。

     “一晃都过去了大半年。

    ” 看着熟悉的种种器材,陈歌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那时候他们经营的还是流动鬼屋,父母带着他各个城市到处跑,有时候小夫妻两个人忙了,就把陈歌一个人扔到后台,和各种鬼怪道具为伴,从小开始培养,这也导致陈歌的胆子很大。

     毕竟在同龄人玩字母拼图的时候,他已经抱着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