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关灯
    * 曾经的姜家也处在权贵之流中,姜时愿自然结交过无数官宦人家、商贾、志向崇高的学士和武将,还撞见过不少谄媚之人。

    阶级层流上至青衣贵族,下至平民百姓,无论来人谁,她都能在交谈之中看破一二对方的心思与底牌,这也是姜家教给她的从容和处世之道。

     可自从遇见谢循之后,她愈发猜不透此人。

     尽管他在咫尺之间,也好似隔着一层朦胧绰约的帷幕,看不清,道不破。

     这种镜中观鹤、雾里看花的别扭感,让她难得烦闷。

     遇见谢循一次,她的心性就不稳一次。

     也罢,谢循就是个不折不扣的‘罗刹’,倘若她能琢磨出‘恶鬼’的心思,岂不自己就是半个仙人了? 有了这个宽解自己的理由,姜时愿心里好受了许多。

     由着手中的灯火映亮,走下清幽山路。

     默心斋前有段抄手游廊,廊内幽深狭长,从前白日里走过还能嗅到馥郁的海棠花香。

    可惜眼下二月末,芳华凋谢,这一段无趣的长廊只有呼啸夜风作伴。

     也不知是谁听出她心中的寂寞和烦躁,忽然插入一道宛转悠扬的江南曲调: 冬已尽,春又暮,姻缘两字空中舞。

     似这般相思牵萦苦..... 郎君到底知数不知数? 要知道,女儿心肠,哪个姑娘不想郎? (1)引用加稍作改编,《知心客》 此曲如闻天籁,唱到相思之苦时,如泣如诉,闻者落泪。

     姜时愿不自觉地听得痴了,来皇陵一年有余,怎么都不知皇陵中还有谁能有这副好嗓子? 她的脚步毫不犹豫绕过云庭柱,歌声也越来越清晰。

     忽然她的眼神一停,落在一名眼熟的女子身上,她倚着朱漆杆,对着手中的铜镜描眉梳妆,食指摸过眼尾,划过一丝金芒,又要拿起妆笔想在眼角缀上两点朱砂痣。

     镜面反射姜时愿的影子,女子用披帛捂着嘴笑道:“在这等你许久了,可算来了。

    ” 第12章012 见清此人是叶婵,姜时愿想都没想径直走开,却被突然横来的一只玉足拦住。

     绣着大红牡丹的绣鞋缓缓上移,正巧堂风吹过,她素白的衣裙随风而动,但在朦胧的气氛下,又好像是此足刻意地在撩拨、玩弄她的衣摆。

     叶婵眯着眼笑道:“我还以为姐姐会来问我,为什么会在崔梅面前帮你做伪证呢?” 确实,这曾是困扰姜时愿的疑点。

     叶婵与她素来不和,曾偶然间见到自己趁夜色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