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关灯
小
中
大
《一个厨子的往事》第1章在线阅读
一九九五年的正月十八,高中没读完,我就一个人来到省城打工。
举目无亲,身上带的钱只够自己活十天的,如果十天之内找不到工作,就得打道回府,回老家去。
我去的第一个地方是劳务市场。
那时候的劳务市场不像现在这样,在室内,有规有矩的。
那时候的劳务市场在南湖公园。
花两块钱买张门票,从公园门口进去,一进到里面就好像进了农村大集里的牲口市场一样,有把自己卖了的感觉。
刚一进去,首先是零工区。
那里站着很多人,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个用纸壳做的小牌子,上面写着“零活”两个字,有的还写着“保姆”“做饭”“护理”的牌子,都把牌子放在胸前。
拿着“保姆”“做饭”“护理”牌子的大多数是中年妇女,也有一些中年男人,但很少。
过了零工区再往里走,是饭店的招聘区就这样。
那里站的人多数是年轻人,手里的牌子写着“厨师”“水案”“抻面”“熏肉大饼”“服务员”等等。
我在饭店服务区那里站了一会儿,自己手里没有牌子,什么也不会,站在那里看别人是怎么找工作的,顺便也看看老板是如何找人的。
在劳务市场里老板和打工的很好区别,老板的派头足,衣着光鲜,眼睛里是寻找和挑剔的眼神。
等打工的手里举着个纸壳牌子,脚底下放着自己的行李包,眼睛里是希翼和热切的眼神。
有个老板来到饭店服务区,立时很多人围上去,问:“老板找干什么的?找抻面吗?” 还有人问:“找水案吗?” 有人问:“找厨师吗?老板。
” 老板说:“找个厨师。
” 十多个拿着“厨师”牌子的人围过去,其他人走开了。
十多个厨师开始问这问那,和老板讨价还价。
最后,老板相中一个操着河南口音的厨师,俩人谈好了价钱,那个厨师扛着自己的行李包跟着老板走了。
剩下没有被老板相中的厨师又回到原来的地方,继续举牌站着,等再有老板过来,再次围过去,讨价还价。
这样的情景不断发生。
整整一上午我都是站在那看着,没有老板过来找我,我也没往前凑,因为咱啥也不会。
饭店服务区的下面是力工、装卸工区域,那里站着的都是年龄在三十岁以上的大老爷们儿,身体非常好,一看就是出苦大力的。
他们没什么牌子,有的手里拿着个大锤,那就是
举目无亲,身上带的钱只够自己活十天的,如果十天之内找不到工作,就得打道回府,回老家去。
我去的第一个地方是劳务市场。
那时候的劳务市场不像现在这样,在室内,有规有矩的。
那时候的劳务市场在南湖公园。
花两块钱买张门票,从公园门口进去,一进到里面就好像进了农村大集里的牲口市场一样,有把自己卖了的感觉。
刚一进去,首先是零工区。
那里站着很多人,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个用纸壳做的小牌子,上面写着“零活”两个字,有的还写着“保姆”“做饭”“护理”的牌子,都把牌子放在胸前。
拿着“保姆”“做饭”“护理”牌子的大多数是中年妇女,也有一些中年男人,但很少。
过了零工区再往里走,是饭店的招聘区就这样。
那里站的人多数是年轻人,手里的牌子写着“厨师”“水案”“抻面”“熏肉大饼”“服务员”等等。
我在饭店服务区那里站了一会儿,自己手里没有牌子,什么也不会,站在那里看别人是怎么找工作的,顺便也看看老板是如何找人的。
在劳务市场里老板和打工的很好区别,老板的派头足,衣着光鲜,眼睛里是寻找和挑剔的眼神。
等打工的手里举着个纸壳牌子,脚底下放着自己的行李包,眼睛里是希翼和热切的眼神。
有个老板来到饭店服务区,立时很多人围上去,问:“老板找干什么的?找抻面吗?” 还有人问:“找水案吗?” 有人问:“找厨师吗?老板。
” 老板说:“找个厨师。
” 十多个拿着“厨师”牌子的人围过去,其他人走开了。
十多个厨师开始问这问那,和老板讨价还价。
最后,老板相中一个操着河南口音的厨师,俩人谈好了价钱,那个厨师扛着自己的行李包跟着老板走了。
剩下没有被老板相中的厨师又回到原来的地方,继续举牌站着,等再有老板过来,再次围过去,讨价还价。
这样的情景不断发生。
整整一上午我都是站在那看着,没有老板过来找我,我也没往前凑,因为咱啥也不会。
饭店服务区的下面是力工、装卸工区域,那里站着的都是年龄在三十岁以上的大老爷们儿,身体非常好,一看就是出苦大力的。
他们没什么牌子,有的手里拿着个大锤,那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