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关灯
翌日,苏以沫还没醒就被爸爸喊起来吃早饭,“我特地做了你最爱吃的鸡蛋羹。

    ” 苏以沫眼睛一亮,她已经很久没吃过了。

    她立刻从床上爬起来,洗漱完毕后,爸爸将一碗鸡蛋羹端到她面前。

     谁能告诉她,为什么应该滑滑嫩嫩犹如豆腐的鸡蛋羹为什么是这副模样? 又干又瘪,鸡蛋花还扒拉在碗边,就跟干旱三年的土地似的。

     苏以沫抽了抽嘴角,这么好的鸡蛋白白糟蹋,好可惜啊。

    她试探问,“爸?你怎么蒸成这样的?” 虽然食堂老板为了控制成本,少油少盐,但也有拿手好菜的。

    就比如鸡蛋羹。

    女儿以前很爱吃这道菜,张招娣经常买。

    人家那鸡蛋羹蒸得水嫩Q弹,他这个一看就是失败品。

     苏爱国有点不好意思,“锅里水烧干就成这样了。

    我也没想到。

    ” 苏以沫绝倒,却也不好怪他,“还好没糊,应该能吃。

    我尝尝。

    ” 一勺舀下去放进嘴里,齁得苏以沫差点吐出来。

     苏爱国见她脸色不好,“怎么了?没熟吗?” 他仔细看了下碗里的鸡蛋羹,没有啊,都是熟的。

     苏以沫摇了摇头,赶紧咬了口馒头,“不是没熟。

    是盐放太多了。

    ”跟咸菜差不多的咸。

     苏爱国拿着勺子尝了一口,眉心皱成一个川字,好咸。

    他立刻将碗夺过来,放到自己面前,然后往鸡蛋羹里倒了凉白开,“太咸了,你别吃了。

    ” 他有些想不通,“怎么会这么咸呢?我是按照你妈说的舀了半勺盐。

    ” 苏以沫不确定地道,“可能妈说的勺是小汤匙。

    不是咱们家买的瓷勺。

    ” 苏爱国摇头否认女儿的猜测,“不是。

    昨天你妈就是拿咱们家的勺子教我的。

    ” 苏以沫确定他不是在开玩笑,她愣了下,没想到妈妈口味这么重。

    哪有放这么多盐的。

     苏以沫担心爸爸以后炒菜还放这么多盐,提醒他,“爸,中午炒菜你把盐减半。

    我们老师说了,盐吃多了不好。

    ” 苏爱国自然也是知道的,但是昨晚媳妇言之凿凿,他以为鸡蛋羹不一样,于是真就信了她的话。

     中午,苏爱国做了猪肉炖粉条。

     虽然这回只放了一半的盐,但还是很咸。

     苏以沫又被齁住,猛灌半杯温水入肚,这才觉得咸味淡了些。

     苏爱国想不通,“我明明把盐减半了,为什么还这么咸?难不成还要再减?” 他烦躁地抓了抓头发,整个人快要崩溃了,“炒菜怎么这么难?!比我上班还累!” 不说别的调料了,光盐这块,他就不过关。

     苏以沫倒是想出缘由,“爸,酱油里面有盐,用酱油的菜要减一点盐。

    不过这肉里怎么还放醋啊?” 苏爱国愣了下,“你妈说放醋好吃。

    ” 苏以沫无语,想到一个猜测,“妈是不是跟你一样不会烧菜啊?” 虽是疑问,但苏以沫心里却已经有十成把握。

     苏爱国一听不是自己的问题,倒没刚刚那么颓废了,只是他不敢相信,“不能吧?你妈从小做菜。

    ” 苏以沫却觉得自己猜对了,“从小做菜和做得好吃是两个概念。

    ” 食堂为了控制成本,农村人生活简朴,不舍得放油、买调料,那菜又能好吃到哪里去? 所以昨天妈妈夸爸爸是认真的。

    根本不是她想的那样。

    亏她还以为妈妈厨艺很不错呢。

     她拍了下自己脑门,都是她的错。

    是她想当然了。

     苏以沫见爸爸打击得不轻,生怕爸爸打退堂鼓,她想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爸?我待会儿去邓家,张阿姨这么会做菜,我向她请教回来教你,怎么样?” 苏爱国一个大男人,自然不好跟张语走得太近,但是女儿就没这个顾虑了,他想了想觉得这主意不错,“也行。

    ” 下午五点多,筒子楼动静渐渐大起来,各家都开始准备做饭。

     由于没有厨房,各家都把灶台摆在走道里,油烟味飘得到处都是,味道夹杂在一块儿,苏以沫呛得直打喷嚏。

     苏爱国让她进屋,她不愿意,非要站在边上指导他。

     苏爱国拿她没办法,让她站在门口,不许靠太近。

     将食材准备齐全,锅洗好,苏爱国就像一个提线木偶被女儿指挥得团团转。

     各种食材的分量严格按照女儿制定的标准。

     张招娣回来时,就看着这父女俩忙得不亦说乎。

     邻居经过他们家门口,跟她打趣,“小沫爸真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