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关灯
话,家长们议论声小了一些。

     校长讲完话,两位主持人登台。

     苏以沫穿着张招娣特地买的公主礼服,上半身是香槟色,下面是烟灰蓝的裙摆,上面点缀着亮片,她的头发也特地做了造型,还戴着王冠,就像童话城堡里走出来的小公主,俏皮可爱又充满灵性。

     这衣服买来那天,张招娣让女儿试穿,还特地给女儿梳了麻花辫。

    那时候也漂亮,但是总有种不匹配的感觉。

    这次老师特地梳成公主,戴上王冠,跟这套礼服很相配。

     张招娣和苏爱国激动得鼓掌,冲站在旁边的张语骄傲道,“我闺女出来了。

    ” 张语笑着称赞,“很漂亮!” 苏以沫打开话筒,声音清脆,“请大家安静一下。

    毕业典礼马上就要开始了。

    ” 大家说话的声音果然小了些。

     苏以沫开始介绍幼儿园,几句话就将家长们的童年勾勒出来,好似回到了童年,“这三年里,幼儿园就是我另一个家,老师们给予我们谆谆教导,让我们成为懂礼貌,爱学习的好孩子……” 她讲了一段开场白,然后跟男主持互动。

     这个小男生许是太紧张,手心一直在冒汗,两手时不时倒腾一下话筒,但他态度却很认真,配合她插科打诨,逗得家长们齐齐笑出了声。

    台下的孩子们也跟着笑起来。

     第一个节目很快开始。

     在这期间,苏以沫去换衣服,开始为下一场表演做准备。

     苏爱国和张招娣都在担心她能不能赶得上。

     好在,这个节目单的顺序是经过老师特地安排,没有出现岔子。

     这场毕业典礼在三个小时后圆满结束。

     虽然孩子们准备的节目不够专业,却天生可乐,充满童趣,留下许多难忘的回忆。

     让大人们印象最深的是苏以沫这位小主持人。

    小小年纪毫不怯场,在舞台上介绍节目时引经据典,夸人的词汇新鲜不重样。

    最让人震惊的是她全程不用提示,信手拈来,有小朋友表演时出岔子,她也能给予一点善意鼓励,让对方很快冷静下来。

     回去的路上,张语和他们一起回家。

     邓舒月围在苏以沫身边蹦蹦跳跳,时不时摸一下她礼服上的亮闪闪,“你的衣服太漂亮了。

    ” 苏以沫反夸回去,“你的发型很漂亮。

    很适合你。

    ” 邓舒月捧着小脸,害羞得不行。

     张语羡慕地看着张招娣,“你怎么教女儿的?小沫怎么这么优秀?讲得太好了。

    ” 张语也是大学生,虽说结婚后就辞了工作,但是她该有的见识还是有的。

    她女儿娇憨可爱,苏以沫却是小小年纪就沉稳大气,将来肯定会有出息。

     张招娣刚刚一直提心吊胆,生怕女儿出了差池。

    没想到女儿全程没有掉链子,不仅像个专业主持人,而且还会活跃气氛。

    散场后,许多家长都露出艳羡的目光,她心里为女儿自豪,嘴上却谦虚道,“她爸爸指导的。

    ” 张语没想到苏爱国这么老实的人居然还会教女儿演讲,有些意外,却又情理之中。

    毕竟张招娣不识字,能指导的也只有苏爱国。

    她琢磨着,回去让丈夫也教教女儿。

    好歹是厂长,不能被下属比下去。

     她也没有再说下去,而是问张招娣最近跑哪去了?“整天见不着你。

    我听说你辞职了,你该不会是去做生意了吧?” 张招娣也知道这事其实瞒不了多久,所以也没否认,“对。

    食堂工作好是好,就是没有星期天,我不想搞得那么累。

    ” 这话其实多少有点水份,毕竟张招娣周六周日都不在家。

     张语也没有刨根问底。

    她在商业街卖气球,看到那些小贩生意特别好,比打工要强许多。

    如果她没有婆婆需要照顾,她也更想做生意。

     张语赞她做事果决。

     三人快到家属区,刚好遇到从公交车上下来的邓厂长,他腋下夹着公文包,路过的职工纷纷跟他打招呼,他冲对方点了下头,火急火燎往前走。

     说实话邓厂长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这样了。

    苏爱国在被窝里没少跟张招娣嘀咕,“厂长天天忙成那样,为什么咱们厂还是接不到单子?”,许多人都觉得邓厂长瞎忙。

     也有人在背后嘀咕,厂子马上要倒闭,所以厂长才这么着急上火。

    要知道机械厂倒闭,普通工人大不了换个厂子来干。

    最多也就是待遇差一些。

    但是邓厂长就不一样了。

    没有谁愿意聘用一个把厂子干倒闭的厂长。

    就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