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议和

关灯
已。

     于是他看着王承恩去传旨了,又长舒了一口气。

     而直到翌日天明,朱鸿刚起来便得知皇后周氏出宫去了。

     此时朱鸿穿好衣服,又来到了桌案边。

     俄而外面传来了几声话音,朱鸿侧耳听着,似乎是什么大臣要见自己。

     而后他将门给推开,看到正是温体仁与一个陌生的面孔。

     不过此时温体仁与此人同时叩首施礼道:“微臣见过陛下。

    ” 而后朱鸿让二人进屋里来说,待到二人落了座后,朱鸿对着眼前这个不认识的大臣道:“这位爱卿不知是哪个部院的?” “陛下可能忘了,臣是刚前不久被擢拔为吏部左侍郎的孔贞运。

    ” “哦,原来是孔爱卿啊,朕想起来了。

    ” 此时朱鸿故意表现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而后他对着二人又问道:“两位爱卿此时来此,不知是有何事陈奏?” 接着温体仁叹息道:“正是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徐光致仕的事。

    ” 朱鸿一听,便道:“这么说,徐阁老要辞官回乡了。

    ” “徐阁老入阁多年,如今年老体衰,已经不适合再署理机要了。

    因此徐阁老将自己辞官的奏疏交给了臣,还请陛下亲览。

    ” 朱鸿接过奏疏后,神情便有些哀惋了。

     这个徐光启对于大明的贡献,可以说是十分的不简单。

     徐光启自入内阁后,对大明的朝政多有裨益。

     除了在农业科技方面著书甚多,在政治上也深得崇祯的赏识。

     如今此人要辞官了,朱鸿还是深感悲恸。

     此时朱鸿看罢奏疏后,对着温体仁道:“既然如此,就给徐阁老一些赏赐,让他衣锦还乡吧。

    ” 温体仁立即领旨道:“臣定会妥善处理此事,请陛下放心。

    ” 而后孔贞运见徐光启的事已经有了定数,便上前一步道:“陛下,臣也有事启奏。

    ” 朱鸿早就料到孔贞运也有要事,便道:“孔爱卿有何事,说吧。

    ” 孔贞运此时正是为了官吏的升降一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