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关灯
,扶着座椅靠背,并不坐下,依旧保持距离。

     “停户后你与客户沟通过么,对方怎么说?” “沟通过,负责人问我要返点。

    ”陈夕垂眸。

     招商加盟客户通过线上推广招加盟商,推广的钱肯定要从加盟商身上捞回来。

    例如消耗1万推广费,招来一个加盟商,加盟费用是3万,刨除人工成本投产比能达到1:2以上,甲方就会持续合作。

     消耗户说白了就是钱换钱,用广告投放的钱,换加盟商签约的钱。

     以利益为基础合作的客户,能找澜海投放广告,当然也可以找其他公司投放广告。

    如果其他广告公司给甲方回扣或返点,这户很容易就会流失。

     如果给客户返点,就会损失自己的消耗毛利,而KA考核的就是消耗毛利;不给返点,客户流失;给返点,没业绩。

     这情况在陈夕看来,怎么都是死局。

     但“返点”在林奕然看来,只是促成双方合作的一部分原因。

    如果客户只要利益,根本不会给陈夕签约的机会,不会与澜海持续合作一年。

     这题并非无解。

     林奕然问:“甲方要多少返点?” “20%” 澜海作为广告公司,能拿到的平台返点最高为18%。

    甲方要20%,如果与澜海合作,甲方每投放10000广告费,澜海就会损失200,得不偿失。

     “渠道公司给20%?” “嗯。

    ” 线上广告投放平台给渠道或者给澜海都是18个点,不会再多。

    渠道公司之所以能给高返点,就是因为他们要完成平台的任务,完成平台的渠道考核。

     例如:达不成平台考核要罚渠道公司1000W,而单体客户投放50W,赔钱1W就可以完成业绩,何乐而不为? 平台对渠道公司有考核,但是对广告公司没有考核。

    澜海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广告公司,陈夕的考核方向也是毛利。

    所以,无论从公司还是销售层面,都没理由给客户返点。

     这些年很多消费高的客户被渠道公司用返点撬走,林奕然见怪不怪,但这事儿对陈夕来讲是头一遭。

     “谁跟你说的?甲方负责人还是老板?”林奕然继续追问。

     “负责人,他家老板只拿钱要结果,不管网络推广。

    ” “客户现在已经与渠道公司合作了?”林奕然深邃的眼略显锋利,问话步步紧逼。

     “嗯。

    ” “他们与几个渠道公司合作了?分别日均广告消费多少?推广的项目是之前的还是有新项目了?” 陈夕早已习惯林奕然这种刨根问底的谈话方式,来KA这一年,他与林奕然除了工作几乎不聊其它,在谈论客户时,向来有话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