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关灯
山子治理的成败,不仅关系到我个人的身家性命、仕途安危……也不仅牵扯大山子三十万干部群众的身家性命和子孙前程……它在深层次的意义上,给了我们所有人一次思考和实践的机会,探索当下中国真正实现富强的道路……也许由于我的不谨慎或不成熟,我将失去这次任职的机会,但我恳切地希望,省委主要领导能允许我把这几天来反复思考所得的一些想法,向常委和全委们做一次最后的陈述……这些想法已经远远地突破了几个月前,我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曾经报告过的那个思想底线……我觉得,事到如今,我马扬个人最后被安置到什么岗位上,已经不重要了。

    只要我的某些想法,能对最后解决大山子问题,产生一点作用,那么组织上怎么处置我,都是可以接受的……“ 也许正是这最后两句话打动了内心深处同样凝结着一团化不开的“大山子情结”的贡开宸,在看完这封“申诉信”的半个小时后,他亲自跟常委们分别通报了这封“申诉信”的内容,在征得大部分常委的同意后,他让郭立明立即通知马扬去全委会报到。

    这时候,已是第二天的凌晨五点左右,淡青色的晨光刚刚把东边地平线从沉睡了一夜的黑暗中剥离出来,呈现出日出前那一刻恢弘的宁静和单纯的斑斓…… 全委会一共举行了四天。

    马扬的发言被安排在会议结束前的那天下午。

    那天下午一共安排了八位同志做大会发言。

    发言的中心议题当然也就是这次全委会的中心议题:如何贯彻落实中央的有关指示,认真解决k省在国企改革和干部精神状态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马扬要在大会上发言”,这消息很快传出,在与会者中不胫而走,他很自然地成了会议上最让人关注的焦点人物之一。

    但是,与会的同志很快发现,马扬“失踪”了。

    大会发言的头一天晚上,一吃过晚饭,他就被一辆车接走了。

    当晚没回来。

    第二天上午也没见他踪影。

    下午,在大会上发言的仍然是八位同志,但这八个发言者的名单里,已然没有了马扬。

    一直到散会,马扬再没有在白云宾馆里露面。

     有人说,为了更好地准备明天的发言,头天晚上,他回家进一步润色自己的发言稿去了,搞了一个通宵,接着又搞了一个上午,便病倒了…… 又有人说,他是被省委政策研究室几位专门负责研究国企改革的同志叫走的。

    贡开宸对他的发言有点不放心,怕出大格儿,为了保险起见,特地委托这几位同志“预审”一下他的发言内容。

    一听之下,果不其然,即便在如此小的一个范围里,也引起了极大的分歧和争论。

    有人认为,马扬的想法“振聋发聩”,有“很强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不妨一试;而有的则认为,马扬所提种种建议将破坏当前来之不易的稳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和中央一贯强调的“稳定、团结、改革、发展”等基本方针背道而驰,虽亦不无可取之处,但利弊相衡,弊远大于利……等等等等。

    意见连夜反映到贡书记那儿,贡书记和几位常委紧急商量了一下,决定“暂停”马扬的发言。

    马扬便“病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