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关灯
会有这样刻骨铭心的感情,毕竟我连第一步都没有跨出去。

    唱到尾声,我又差点朦胧了双眼。

     当我沉浸在自己终觉完美的唱腔中时,一声低笑直接截断了我差点掉出的眼泪。

    我的第一反应不是惊吓,而是愤怒,怎么会有人听到这首歌还能笑出声来?我气愤地循着声音来源转身探去,看到发出者却不由得发了愣。

     那是我第二次见到谢归时真容。

    他那天穿的是白T搭了件工装马甲,立靠在门口撑着手,偏过头望着我笑,指间夹了一根烟。

     我最先注意到的是那枚银色的戒指,因而我自然不会忽视那支烟。

    我低下眼看着他的手,义正言辞地告诫道,“学校不允许学生抽烟,躲厕所抽也不行”。

    他大概是没想到我会这样开口,顿了一下,继而笑意加深,“这是我第一次抽”,他说到。

    然后他把烟头灭了,随意丢进了旁边的垃圾桶里。

    他的回答同样让我讶然,我以为他是违反校规的常客,这种事定不会少。

     “你喜欢他们吗?”谢归时继续支着手,目光落在了我卫衣的logo上。

    我没想到第一个来问我的人会是谢归时,只发着愣敷衍:“嗯嗯……啊,是啊。

    ”他保持着那种了然又淡漠的微笑,我看着他额发下的眼睛没有透露丝毫的情绪,“还不错,再接再厉。

    ”他说。

     谢归时从我的对面直起身来,凭我的目测他大概是一八五,但是还是偏瘦,实则看不出来有多大的力气。

    他的气色不算好,肤色偏苍白,连嘴唇也是淡色,可整个人却看起来并不病态,甚至浑身展露着从容的气质。

     在我对他的打量中他已经不再看我了,那个答案已经是他和我对话的极限。

    他慢悠悠地从我身旁走了过去,经过我的时候那枚耳钉几乎让我下意识闭了眼。

    与此同时一种雨后百合的香气掠过了我,带着海湾潮湿又冷漠的气息,我竟不知是厌烦,还是为之失了魂魄。

     我不知道谢归时为何会出现在这里,也不知道他是否从一开始就听完了我唱creep的全部。

    他只是对一个喜欢乐队的同好表示了惜字如金的赞赏,而我甚至不会告诉他,是因为他我才打开的摇滚新世界。

     我没有告诉任何人在行政楼遇见谢归时的事情,无论是理科班的朋友还是周栀。

    想来这也是一件不值一提的事,我要如何开口,如何讲述完整的经过,如何解释我讲述的意义,这些复杂的东西让我对对话感到疲惫。

    我就在如此反复的缄默中度过我的高二学期。

    睡前的耳机里塞进了一系列的英摇歌手的嗓音,我闭着眼跟着慢哼的时候总会想起谢归时,他喜欢摇滚,那么他也会跟着唱吗?他唱歌的时候又是什么样? 这其实是一件很可怕的事,睡前听见的每一个音符,我都会想起谢归时的样子。

    而此时,我忘了他的声音。

     一张张试卷触纸而过,带来黑板旁张贴排名的不断变换。

    足球赛、考试、运动会、考试、社会实践大扫除,终于元旦将至。

    事实上并非“元旦”本身,而是学校为庆祝元旦一晚各班各自举行的娱乐活动。

    打扮教室,感恩师长,才艺表演,那大概是对于我枯燥学生生活以来难得期待的事情。

     我其实很想报名唱歌,后排一向五音不全的男生都参加了,这可是我展露自己与众不同的欣赏品味最好的机会。

    不过正在我考虑写哪首歌的时候,报名表就被周栀一把夺了去,她要求我必须参加她和班长组织的小品,我对此十分生气,在不断抱怨中被她从男七号改成了男二。

     直至元旦晚会当天,我的课后时间几乎都花在了小品排练中。

    周栀是一个富有领导力的组织者,在她的安排下,我们很快就将其演练得炉火纯青,定能赢得满堂捧腹大笑。

     在当天晚上我们做到了,但我认为大部分归功于周栀给我化的日式艺伎妆。

    在围圈坐的同学因我做作的表演笑得前仰后合时,隔壁班在蹦“We will rock you”。

    我听着心头忽然冒出了些许悲哀,这真是太不摇滚了。

    去卸妆的时候,周栀似乎看出了我不太高兴,她一边用湿巾纸擦我被乱涂乱画的脸,一边问我,“你要不要去高三看我哥表演?”我为什么要去高三看?“我哥和谢归时他们乐队在高三巡演。

    ” “巡演?真够厉害的。

    ”我忍不住笑出声,然后又想起,“他们打完就和好了?等等,你哥和谢归时一个乐队?乐队?”她撇嘴,“是啊,叫什么‘Bitter moon’,要不是一个乐队干嘛打架。

    ”那一个乐队下手也真够狠。

     好吧,反正唱歌也没我的份了,当个观众当然要极尽挑剔。

    周栀便直接带我往高三那边走了去,海高每个年级并不在一栋楼,高三那边总是保持着一种紧张和压抑的学习氛围,我们几乎是相隔绝的状态。

    往上走了几层,发现高三很多班都没有举行活动,而是熄了灯在放电影,而奇怪的是,越往楼上火箭班走,喜庆和躁动的氛围却越是浓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