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关灯
肩膀一松,脚步轻快的走在灯笼照亮的宫道上。

     杨小满鼻尖一酸,闷头进?李裕锡的怀里。

    李裕锡单手?搂着她,低头对她说:“承琰能放下枷锁,也是一件好事。

    ” 杨小满擦着眼泪:“我知道,他这些?年过得挺不容易的。

    ” 他们这对做父母的,即把承琮的藏拙看在眼里,也把承琰的刻苦记挂在心里。

     就算让世上最苛刻的夫子?来看,也不得不承认承琰是个勤勉的学子?。

     凝云阁的灯熄得比甘露殿的晚,亮得比安仁殿的早。

    每日李裕锡起来去上早朝时,承琰已经温过一遍书了;他批完奏折去找皇后?一起用晚膳时,承琰还在废寝忘食的读书。

     这种毫无乐趣可言的日子?,承琰一过就是六年。

    杨小满每每想到这个,心里就止不住的犯疼。

     现在好了,他解脱了,杨小满由衷的为他高兴。

     而在宫道的尽头处,承琰正路过太?极殿。

    他曾经幻想过自己?在这里面指点苍穹,也害怕过站在大殿上,会被一众臣子?诘责进?谏。

     现在好了,一切的荣耀和磨难都和他没关系了。

     承琰发现自己?没有想象中那么难过,反而觉得轻松自在极了。

     他突然想起大伯父生前对他说过的一句话:隋书有云‘舟大者任重,马骏者远驰。

    ’,倘若力?有所逮,自然当?仁不让;力?有不逮,激流勇退不失为明智之举。

     现在想来,其实大伯父也看出了他的问题,在隐晦的劝他如?大伯父自己?当?年那样,让位于兄弟。

     可惜他一开始听不进?去,直到亲眼见到大伯父下令处死大堂兄,他才体悟出‘天下稳固高于一切’这个道理。

     大伯父说,大堂兄的命早就应该在他逼宫造反时,就被抹了的,是父皇看在与大伯父的兄弟之情?上,才允许大伯父保下大堂兄。

     有大伯父在一日,大堂兄就被压制一日,被关在庄子?上不能动作。

     可是大伯父生怕在自己?死后?,大堂兄夺位之心不死,而父皇看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