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关灯
缘。

     若是有心人细细查看,恐怕会发现这些得到佛珠的人几乎都是听了一些佛法的。

     “哎,兄弟你别气馁,以后还会有这样的机会的,我先走了。

    ”那个青年笑着安慰了谢征鸿几句,然后跟着自己的友人走了。

    剩下的一些没有得到佛珠的虽然脸色有些青,但是也不可能因为一颗佛珠和金丹修士对上,因此也悻悻的走了。

     过了没多久,此地留下来的竟然只有谢征鸿一个人了。

     “这位道友,不知对于三思所言有何指教?”三思对着谢征鸿恭敬的合十问道。

     他已经认出了谢征鸿佛修的的传承,甚至对谢征鸿的身份也猜到了几分。

     “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吾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 作者有话要说:  谢征鸿说的是很有名的《缘起谒》,是佛门最初的五比丘之一说的。

    换言之,就是佛门关于“缘起”两字最正统的说法。

    也就是所谓的标准答案,没法挑错的那种。

     第13章 谢征鸿的回答中规中矩,但你却不能说他回答的不好。

     他说的是最初五比丘之一所做的《缘起谒》,在佛门经典中被多次引用,几乎是真理一般的存在。

    三思本来想要借机试探一下谢征鸿的底,没想到谢征鸿半点表露自己情绪的意愿也无。

     既然如此,三思也不会枉做恶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谢征鸿不想透露自己的来历传承,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贫僧在开坛讲法之前说会有佛心木珠赠送,道友若是不嫌弃,贫僧这里还有一颗。

    ”三思伸出手,手心里是一个纯黑的佛珠,上面刻满了密密麻麻的经文,一看就价值不菲。

     一千三百年的佛心木珠子,用来当见面礼绝对不寒碜。

     “多谢道友。

    ”谢征鸿气定神闲的从三思手中将佛珠拿走,“若有机会,大师下次讲法,贫僧再过来。

    ” “必定扫榻以迎。

    ”三思微笑着回答。

     谢征鸿报之以微笑,仿佛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过一样就离开了舍身寺。

     在谢征鸿走后,几个穿着相同款式僧袍的沙弥走近三思身边,“师兄,他到底是干嘛来的?” 既不是过来踢馆子的也不是过来交流佛法的,难道真的只是为了听法的?可是今天三思说的东西,几乎每一个佛修都知道,听了也没有用处。

     “从来处来,去去处去,他到底来做什么,你们无需介意。

    ”三思悠哉回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