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神像

关灯
对于戴玉权向自己求亲这事,清澜是想要解释的,关于这场大风雪,关于在车厢中避寒,关于求亲。

     但沈夫人那边只怕等不得。

     他们之间总是如此,总是来不及。

     “沈夫人病重,有个方子管用,我请戴大人帮我在内府衙门找一味药,说是送到青云观了,我们原本想连夜上山,但是风雪太大,被拦在这里了。

    ”她只能简短说明情况,寄希望于他懂。

     因为他是崔景煜,而他一定懂。

     “罗勇,跟我走一趟吧。

    ”他只冷冷指挥:“禹山回去守城门口,今日大雪,城中只怕也不太平。

    ” 清澜立刻意识到他在当值。

     “我有长公主殿下的令牌。

    ”她立刻补充:“沈是尚书府,也可以请卫戍军负责防卫,不算擅离职守。

    ” 崔景煜连看也没看她手上的令牌一眼。

     他甚至像根本都不想看她一眼。

     “多预备一匹马。

    ”他吩咐罗勇:“踏雪不像照夜沉稳,把马腿裹上,稳靠些。

    ” 清澜立刻意识到,这样的天气,马也看不清道路,只怕有别断腿的危险。

    她记得他跟自己说过,马的腿一断,就等于废了,养不回来只能处死。

    十分残忍。

     她一生处处稳妥,从不亏欠人,甚至都是给的更多。

    只是对他,总是处处勉强。

     越是这时候,偏偏越还有事。

    她只能自己下车和他说,见他牵出照夜来,准备翻身上马,只能硬着头皮道:“我也得一起去,只有我认得那味药。

    ” 他仍然垂着眼睛,并没多说,只是道:“上去吧。

    ” 但她并不会上马,知道他不想理自己,偏偏是这样紧急的时刻,耽误不得,她看似端庄温柔,其实性格里也有股韧劲,真就伸手攀住马鞍,准备往上爬。

     腰上却忽然被人揽住了,同时身体一轻,崔景煜如同举一片叶子一般将她举了起来,清澜正在慌乱之际,听见他道:“腿分开。

    ” 清澜沉下心来,学着沈碧微平时骑马的模样□□,坐上马鞍,她不知道手扶在哪,身体不由得往前一栽,好在崔景煜这时候已经翻身上马,将她揽了回来。

     他手持缰绳,将她揽在自己怀中,道:“抓住马鞍就行。

    ” 军中不穿大氅,无论雨雪,都是一顶披风,他用披风将清澜一裹,策马向前,带着罗勇和孔章,直奔青云观。

     上山的路其实还好,只是冷,看得出他来得匆忙,雪帽手套,一概没有。

    沈碧微早说过骑马难,哪怕是最好的马,也这样颠簸。

    清澜坐在他怀中,耳边风声呼啸而过,昭君套上的皮毛拂过脸边,也像刀割一样疼,她从来是规行矩步的世家小姐,别说骑马,连走远路也少,明明是这样危险的场景,她却也无可救药得觉得安心。

     其实那时候他说过要教自己骑马的,还有凫水,还有要去看海,看大江大河,要看边疆的长河落日,大漠孤烟…… 命运多捉弄人,偏偏在诺言都被背弃的时候,让他带着自己骑这一遭马。

     清澜坐在马上,没有与他说话,知道说了也多半听不清。

    她双手扶着马鞍,看见他握着缰绳的手被风刮得通红,才知道他为什么让自己扶着马鞍,这样手就可以藏在披风里,不必露出来。

     崔景煜骑马带着清澜,策马向前。

    骑马的时候他很多时候什么也不想,今日的雪虽大,在边疆也不算什么,青云观他和照夜都去过一次,自然记得路。

     这于他不过是最平常的一件事。

     如果他怀中不是坐着自己曾经的未婚妻子。

     如果他不是刚听见别人在马车厢里,跟她求婚。

     当初在密林里就该一箭射死那姓戴的,横竖春狩年年有误伤。

     崔侯爷杀心正盛时,手上却忽然一暖,他几乎要以为是自己的错觉。

     但不是。

     边疆最大的风雪他也策马穿过,在冰河里作战,那彻骨的寒冷,早将他的手也冻出一道道口子,这点风雪,对他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但他怀中坐着的、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