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狗改得了吃shi

关灯
啊啊啊……” 这才觉得喉咙早就干得冒烟了,根本说不出话来。

    他努力地活动口腔,想挤一点唾液出来润一润喉咙,那也不是一时能成的。

     可这一啊啊啊的,却惹得老太太更心急了,一面跑过来看到底怎么样了,一边让人赶紧去请医生过来。

     看着这祖母的关切中流露的真情,王延兴是真心被感动了,可这具身体原主人残留的越发稀薄的意识,却是对此无动于衷。

     通过前面的视频回放,王延兴自然知道其中的缘由,却只能徒感唏嘘了:在唐末这样的乱世,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经历过那么多事情之后,能活下来,已经是买彩票中头奖的运气,还能苛求什么呢? 一边服侍的人已经搬了绣墩过来,扶着老太太挨着王延兴坐下。

    她满是皱纹的手,颤巍巍地抚摸着孙子的脸庞,凄苦地低声泣道:“我苦命的孙儿啊!” 老太太爱孙情切,却不知道,她抚摸之人,早已不是那么回事了。

     看到老太太脸色凄苦,跟在后面的一群女眷都是悲哀之色,少不得要陪哭几声,哭得差不多了,一名装饰华贵的夫人才从后面轻轻地安慰老太太:“大哥儿是有福之人,不会有事的!” 旁人连忙附和:“是呀!阿娘说的有道理,大哥儿福大命大,定然不会有事的!” 听到阿娘二字,王延兴心里不满地一撇。

     唐代的称呼不仅跟现代相差极大,跟后世明清相差也是极大,没有老爷这样的称呼,夫人也专指有诰命在身的妇人,家中的男主人和女主人的称呼分别是阿郎和阿娘,儿子则被称为郎君,若是家里人亲近之人,则可以称呼“哥”或者叫“哥儿”。

     王延兴在这一辈中,排行老大,就被叫大哥儿……所以,叫大哥儿也好,叫大郎君也好,说的都是王延兴。

     而这位被叫阿娘的,却并不是这刺史府的女主人。

    王潮的正妻,也就是王延兴生母,才是这刺史府名正言顺的女主人,也才能当得起阿娘这个称谓,只是她年前已经过世。

     这个女人只不过是王潮占据泉州之后纳的妾。

    在唐代,妾的地位是很低的,自然是不可能成女主人;然而,这女人出身却不太简单。

     在泉州,有五大家族,分别是林、陈、徐、黄、章,这些家族掌握了泉州地方的相当大的一部分的资源,王潮如果要站稳泉州,就必须跟这些家族处理好关系,而这女人,就是这里面的章家家主章之源的嫡女。

     有娘家撑腰,在这刺史府里,也没人当真把这个女的当妾;再加之,前不久,她还为王潮又生了个儿子;比起王延兴不学无术、劣迹斑斑,这个刚出生的小男孩,可要讨人喜欢多了。

     刺史府内开始谣传王潮要扶正章氏为正妻。

    少不得就有人开始巴结章氏,称她为阿娘了。

     如果章氏真的成了正妻,那章氏的儿子,虽然一岁不到,顺其自然的,就成了嫡子;而王延兴,哪怕已经十七岁,也很有可能被降格为庶子。

     在唐代,嫡子和庶子地位的差别,却又是天壤之别…… 可想而知,这个阿娘跟这大哥儿关系不会太好。

    事实上,原版的王延兴对这个女人,还不是简单的不喜欢,或者讨厌,而是十分尖锐的恨意。

     至于这恨意的来源,那故事复杂得,便是一万字也写不完。

    作为一个旁观者,重生版的王延兴是能理解期间的苦衷 可惜,原版的王延兴却没有这份体谅长辈的心。

    他的心,已经被仇恨扭曲了! 老太太对这个女人本来也不是很感冒,只是看在她为王家添了孙子的份上,才变得和气了些。

    对有人叫她阿娘也没有追究,只是看了她一眼,也慢慢地收住哭泣。

    收住哭声,却又冷冷地问旁边的婆子:“刺史何时才能到?” “已经叫人过去请刺史了,应该很快就到了……” 这里所说的刺